• 2023-05-12 13:33:36
  • 阅读(11167)
  • 评论(10)
  •   新华社河北雄安新区5月11日电 题:记者手记:“千年大计”的定力,“只争朝夕”的干劲

     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、黄玥

      6年前,2017年2月23日上午。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中南海动身,驱车100多公里,特地到河北省安新县,实地调查一座新城的规划。彼时,“雄安新区”仍是中心内部文件里的新词。

      6年后,2023年5月10日上午。习近平总书记乘坐复兴号高速动车,从北京沿着京雄城际铁路,不到一小时就抵达雄安站。一座“未来之城”,英姿初现。

      韶光如梭,山河新颜。

      短短6年里,雄安新区从无到有、从蓝图到实景,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,可谓奇观。

      这奇观的背面,正是当代我国共产党人站在时空的大地图前,以大前史观破解前史性难题的大手笔。

      2017年,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建立,揭开北京城开展的簇新一页。

      “这件事确实是千年大计、国家大事。”习近平总书记谋虑深远,“这也是咱们这一代我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前史遗产。”

      秉持谋定而后动的准则,曾有一段时刻,雄安几乎没有动一砖一瓦。

      总书记反复强调:“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端建造”“精心推动不留前史惋惜”。

      以最高的规范规划建造,才干打造经得起时刻查验的标杆之城。有了开端的“慢”,才有了后来的“快”。

      习近平总书记此行的第一个调查点是雄安站。从高空俯视,这座毗连白洋淀的高铁站,造型好像和风拂过期湖面泛起的层层涟漪,科技范儿和文明味儿十足。

      新站平地起。犹记住4年多前的2019年1月16日,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时节,习近平总书记同雄安站建造者们视频连线。

      看着如火如荼的建造工地,面临干劲十足的建造者们,总书记对咱们说:“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造这个‘千年大计’做着开路先锋的作业,功不可没。全国公民都期待着你们的喜讯!”

      喜讯频频传。雄安站往西约30公里,雄安新区发动区中心地段塔吊树立。

      6年前,这儿是一片原野。那一天的情形记忆犹新:在大王镇小王营村,总书记走进一片开阔地,在打开的一张规划图前,了解中心区概貌。

      现在,蓝图化作施工图。总书记来到建造现场,登上渠道远眺。

      眼前,一栋栋新地标正破土而出:我国中化总部基地直径近百米的基坑内,50多根钢结构柱高高竖起,“金芦苇”八角形的造型概括初现。不远处,首家注册落户新区的央企我国星网总部项目已完成封顶,我国华能总部项目正赶紧施工……

      相貌一日千里,初心一向不改——紧紧抓住打造疏解北京非首都功用会集承载地的“牛鼻子”不放松。

      “着力打造一个没有‘城市病’的未来之城,实在把高规范的城市规划蓝图变为高质量的城市开展实际画卷。”总书记言语坚决,浸透希冀。

      6年,2000多天,不舍昼夜,细火慢炖得真味,日月雕刻成山河。慢与快相辅相成,雄安留下引人深思的时刻哲学。

      谋定之后的雄安,建造开展全面提速。

      现在,已进入大规划建造与接受北京非首都功用疏解偏重阶段,作业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造、高水平办理、高质量疏解开展并重。

      前无古人的工作,机会和应战都是史无前例。

      咱们采访了一名和雄安新区建造一起生长的当地干部。他深有感触地说,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身指导下,新区迈过管控关、疏解关、质量关等,关关伤心关关过,不畏困难、一往无前。

      这是一种战略格式,也是一种战略决计。

      这一次,总书记叮咛:既不能心浮气躁,也不能等靠要,要结壮尽力,久久为功。

      建造,规划先行;开工,生态先行。

      10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雄安会展中心雄安厅,结合沙盘、视频短片,听取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建造开展介绍,了解白洋淀生态环境管理和维护及清淤疏浚、百淀连通等作业开展状况。

      华北明珠白洋淀,烟波浩渺,苇荡崎岖,飞鸟翔集。雄安新区建立以来,白洋淀阅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划的系统性生态管理,水质从劣V类大幅提升至Ⅲ类规范。

      谈起城与淀、开展与维护的联系,总书记一向清晰:“其时选址在这,便是考虑要维护白洋淀,而非危害白洋淀。城与淀应该是相互辉映、相辅相成。”

      “先植绿、后建城”,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雄安新区建造的新理念,“千年大计”从“千年秀林”开端。

      现在,这儿已累计造林47万多亩,森林掩盖率由新区建立前的11%大幅提高到34%,“300米进公园、1公里进林带、3公里进森林”正逐渐成为实际。

      这是一座高质高标的开展之城,也是一座宜业宜居的“公民之城”。

      新区建造伊始,总书记就叮咛:“咱们可不是为了一个美丽新城,而恰恰建新城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。”

      这次到雄安,总书记特地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,看望回迁大众。

      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行动、社区食堂铁血人的实惠饭菜、回迁大众的安居日子……总书记看得细心、问得深化。

      总书记动情地说:我一向牵挂着回迁大众,看到咱们日子好,我很欣喜。建造好雄安新区,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,让大众住得稳、过得安、有奔头。

      大学毕业后就参加新区的年青社区作业者骄傲的心境;从乡村搬迁到新居后享用社保福利的“新市民”激动的眼泪;餐餐顿顿在社区食堂享用可口饭菜的老奶奶绚烂的笑脸……一幕幕情形交织着老百姓梦想成真的高兴和感动。

      爱之深,则为之计久远。

      “咱们这代人做什么梦的都有,便是没有做过这样的梦。”这是当地大众的实在心声。

      6年前,第一次来,总书记在安新县掌管举行了一场小型座谈会,为未来之城描画起笔。

      这一次,在雄安会展中心三层多功用厅,总书记掌管举行高规范高质量推动雄安新区建造座谈会,标准之高,史无前例,在关键时刻为标杆之城进一步指明方向。

      千年大计只争朝夕,国家大事必作于细。

      蓝图现已绘就,有必要一向保持“千年大计”的定力,锚定功用定位和使命使命,步步为营、久久为功;一起,也要拿出“只争朝夕”的干劲,把已清晰的、有必要做的事紧紧抓在手上,不等不拖、严重快干。

      对前史担任、对公民担任。习近平总书记以“功成不用在我”的胸襟,“功成必定有我”的担任,谋划着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的美好未来。

    来源: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
    17  收藏